|
3faa6694463420a_size40_w650_h366.jpg (47.49 KB, 下載次數: 18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0 上傳
特蕾莎·梅(左)就任英國首相,立刻任命鮑里斯·約翰遜為外交大臣 支持“留歐”的前內政大臣,特蕾莎·梅,在走向英國首相的路上,贏得了突然的勝利。由于競爭對手宣布放棄,她被女王任命為英國第76任首相。 因為她堅強果斷的執政風格,有人說她是鐵娘子;因為喜歡豹紋高跟鞋,她也被稱為時尚達人;她不斷收緊簽證政策,被中國留學生稱為“女魔頭”。關于她的文章已經不少,我們需要的就是觀察她的行動。 一上臺,她就立即任命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擔任外交大臣,讓外界大跌眼鏡。要知道,鮑里斯·約翰遜的大嘴程度堪比川普,發型更是尤其地像。 這樣的人能當好外交大臣么?尤其是知道他的種種故事之后。 與嚴謹果斷的新首相相比,不修邊幅、不拘小節的鮑里斯,常常被稱為“政治怪咖”。約翰遜是“脫歐派”的中流砥柱,也是脫歐之后最熱門的首相人選,要不是被盟友捅了一刀,恐怕身居相位的是他才對。 當然,他接獲任命后非常高興的表示:“英國將迎來大把機會與歐洲和世界的關系變得更好,我很榮幸能在其中發揮作用。” 然而,上任不到一天,就被美國媒體發現,這位大嘴遠超川普,曾經把希拉里·克林頓形容為“精神病院的施虐狂護士”(sadistic nurse)。他還形容:到訪紐約的唯一風險就是遇到川普,令人尷尬的是,在他走在紐約街頭的時候,一位女孩走向他,然后問到:“嘖嘖嘖,你丫是川普么?”他表示那種感覺太糟糕了。 卡梅倫的帶頭大哥 放蕩不羈愛自由 約翰遜的曾祖父擔任過奧斯曼帝國的內政大臣。后來,約翰遜的爺爺逃到英國,用了妻子的姓氏“約翰遜”,他們家的關系相當錯綜復雜,除了和王室有關系之外,而他本人和前首相卡梅倫還是遠房表兄弟。 約翰遜生于紐約,今年52歲。他之前還是一位美國公民,到2015年2月才放棄這一身份。他還常開玩笑說自己“有可能當上美國總統”,川普的勢如破竹證明,他這話還是蠻靠譜的。 早年隨父母遷徙世界多國之后,約翰遜進入伊頓公學讀書,后來進入牛津大學,和卡梅倫、前財政大臣奧斯本是校友,還都屬于臭名昭著、狂飲爛醉的布靈頓俱樂部的一員。但是,據報道,當約翰遜以大哥的身份在牛津校內胡鬧的時候,卡梅倫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弟。
597881a43d78e7f_size90_w634_h437.jpg (75.6 KB, 下載次數: 19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2 上傳
紅圈圈里就是大哥約翰遜 大學畢業后,他成為一名記者。不知道是不是在牛津主修古典文學的原因,他在講話時常常引用維吉爾、荷馬的詩句,可能是玩的太溜,在《泰晤士報》工作時,編造了一段引語,遭到開除。 但他又出現在《每日電訊報》中做到首席政治專欄作家,由于刁鉆、機智和諷刺的風格深受喜愛,他在《每日電訊報》寫專欄一年可以拿到25萬英鎊,他則說“這不過是一筆小錢。” 直到今天,鮑里斯都沒有離開媒體圈,還在BBC主持一檔訪談類節目,憑借卓越的搞笑天賦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深諳媒體和公眾的心理,善于拋出餌料來喂他們。嗯,這很川普。 “出糗大師”和道歉王 鮑里斯·約翰遜的糗事是在是太多了。
e7388fda404ca72_size40_w468_h311.jpg (40.42 KB, 下載次數: 18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0 上傳
年輕時代的鮑里斯·約翰遜和前妻 在自己的婚禮上,他錯穿了別人的褲子,丟失了結婚戒指;頭版的大標題中,他錯把“足球”寫成“橄欖球” 2001年約翰遜當選議員,但同時也在《旁觀者周刊》中做主編。2004年任保守黨副主席,成為保守黨前座議員。但是后來和女性采編人員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并且試圖撒謊,因此被解除議員職務。 2004年,英國被伊拉克綁架的人質肯·比格利遇害,《旁觀者周刊》發表社論批評其家鄉利物浦沉溺于“受害者的境遇”,作為主編,他被勒令向全城道歉; 然而大嘴沒有停下,他還在專欄里稱歡迎外賓的非洲人“搖旗子的黑小孩”(一種蔑稱),并稱部落勇士有一張“西瓜笑臉”,并為此道歉。
e1ef980f827af3d_size36_w500_h319.jpg (51 KB, 下載次數: 18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2 上傳
西方人長期以來的偏見,認為非洲人都特能吃西瓜。譏諷人家是吃瓜群眾當然要道歉。 2006年,他批評保守黨黨魁選舉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弒君和食人狂歡”,這個評價觸怒了巴布亞新幾內亞人,要求他去親自看看。隨后他因為該言論向該國道歉。 和川普一樣,約翰遜歧視女性的言論也有不少,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他說女排運動員像“閃閃發光的水獺”,此外,他曾經受到不尊重女性同事的指責。他形容自己的一名女同事是“經濟文盲”,對絕大多數女同事以“親愛的”相稱。
69620d74bb53b6a_size77_w634_h866.jpg (105.4 KB, 下載次數: 19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0 上傳
約翰遜和兔女郎 2013年,鮑里斯還“開玩笑”稱,女人進學校只是為了找老公。引發眾怒。 由于不靠譜導致的失言太多,約翰遜自己都說,看來要舉行一個“全球道歉之旅”了。 當然,在意識到問題后,他把自己的粗魯表現為率真,把口無遮攔視為真實,他高調戒酒,一副頑皮小男孩的“萌態”很容易誘惑女性選民。甚至還有這樣其樂融融的互動: 他向女人索吻:“我覺得你太漂亮了!”現場有的女人會起哄:“鮑里斯你肯娶我嗎?” 拉拉隊長一樣的倫敦市長 2008年鮑里斯·約翰遜投入倫敦市長選戰,他的競選宣言是:“選保守黨市長,會讓你妻子的胸脯更大,你抽獎贏輛轎車的概率也會增加。”在選戰中“錯位”和真實的政治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約翰遜以多出對手百萬票數當選倫敦市長。 隨后保守黨士氣大振,當時剛剛就任保守黨黨魁卡梅倫,挾著這樣的勝利,在兩年后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
e326673f109fa1f_size56_w624_h460.jpg (79.02 KB, 下載次數: 19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2 上傳
鮑里斯·約翰遜在倫敦騎車 當市長期間,他每天戴著頭盔騎自行車上下班,穿著西裝背著雙肩包,一頭不羈金發在風中飄蕩。這樣的親民形象讓倫敦上空的嚴肅氣場都為之一變,柔和親切起來。 中國讀者們記憶猶新的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后,這位不修邊幅的市長接過了奧運的旗幟,開始張羅這件四年一度的盛事。
8a09043ceb93a8d_size73_w500_h354.jpg (56.2 KB, 下載次數: 19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0 上傳
接過旗子的約翰遜 果然,鮑里斯在倫敦奧運會期間可出夠了風頭,曝光率超高,猶如拉拉隊隊長一樣,成功向全世界推銷了倫敦。 奧運會才開始5天,奧運村里免費發放的15萬只安全套便供不應求,于是約翰遜呼吁聚集到倫敦的全球最精壯的運動員們“悠著點兒”:“我們的口號是激勵下一代,而不是創造下一代。” 面對沒有金牌的尷尬,他自嘲:“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過分爭奪獎牌,英國作為主辦國,表現了天然的節制和禮貌的品格。” 英國隊終于得到了一枚金牌,市長大人興奮的到維多利亞公園玩滑索,結果在密集的人流上方被卡住了5分鐘。約翰遜臨危不亂,繼續高舉喊著“英國隊加油!”
f45b4f9b768254b_size36_w306_h429.jpg (37.81 KB, 下載次數: 18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1 上傳
他就這樣被卡了5分鐘 卡梅倫都忍不住酸溜溜地說,只有鮑里斯能常在河邊走,永遠不濕鞋:“這世界上如果換了別的政治家被卡在滑索上,那就是個災難、笑柄。擱鮑里斯身上,便絕對是榮耀。” 來中國做生意:坐地鐵吃油條 開微博搞推銷 不得不承認,鮑里斯·約翰遜是個相當有技巧的推銷員。 約翰遜,2005年在《每日電訊報》上撰文說:“我們的孩子不必學普通話,中國不會主宰世界”。他后來說自己判斷有誤,他自己在學中文,他的孩子也在學中文。
6b7a630b5c0d620_size242_w567_h362.jpg (64.25 KB, 下載次數: 19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15 04:30 上傳
鮑里斯·約翰遜在北京地鐵上 2013年10月,他率商務代表團訪華,期間體驗了北京地鐵一號線、在英國進口商品購物節上打鼓、在南鑼鼓巷買了油條、在故宮和游客“蹭”合影,賺足了中國人的好感。 拉近距離后,約翰遜就開始推銷倫敦的創意產業、新款巴士、折疊自行車。真是“先交朋友,再做買賣”。另外,2013年約翰遜還開通了自己的微博,曬曬自己的行程之外,也會推廣一些英國的項目。 作為一個生意人,約翰遜還曾經這樣展示自己的誠意,他說:“如果這還不叫對中國開放,我不知道什么是了:我們不僅在核項目上合作,我們把我們的秘密情報部門的辦公樓都賣給你們了,省了你們麻煩了。” 指的是英國情報六處MI6的總部,不過,不是真的MI6情報大樓,而是007電影《大破天幕殺機》里用作道具的大樓,現在由一家中國公司裝修租賃。約翰遜說完笑話緊跟一句,安全是安全,生意是生意,要有明確的界限。 “政治怪咖”會再進一步么? 難道新首相是看上了這一點,希望約翰遜替她打開局面? 綜合看保守黨內政局來看,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BBC在文章中也提到:時常出其不意的約翰遜一直是英國政壇的一個謎。 之前曾有說法稱,卡梅倫是保守黨的腦袋,約翰遜是保守黨的心臟。但也有觀察家指出,約翰遜的形象和性格都讓他像個外來者,保守黨內一直刻意壓制他的政治才能。競選倫敦市長是他一意孤行的決定,而此次脫歐公投,約翰遜選擇脫歐派,無疑也與黨立場大相徑庭。 根據媒體此前的分析,鮑里斯·約翰遜在保守黨內,扮演了“人氣王”的角色,能夠吸納大量年輕選民的選票,與之對應,他擔當的一般是選舉造勢的工作,缺乏實質性的建立人脈和政策分析的歷練。這也是他轉型成為領袖的致命傷。 一段關于他的描述非常有趣:“了解他的人都說,他從來都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只是被他的卡通形象和搞怪性格遮掩了光芒。他樂于讓人們以為自己是一只“細嚼慢咽的熊貓”,可實際上他是一匹河馬,在水面上打著呵欠,在水底下拼命劃水,奮力追趕那些大型猛獸。” 或許這位約翰遜所圖,完全不止于一個外交大臣的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