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新能源時代,中國企業在六大經濟走廊的能源市場大有可為。5月16日下午,在鳳凰國際“一帶一路”企業高峰論壇現場,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王紹鋒先生總結了三峽集團參與中巴經濟走廊和新亞歐大陸橋建設的經驗,強調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找準市場“敏感點”,以優勢資源對接發展需求,實現“互利共贏”。 ![]()
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紹鋒在鳳凰“一帶一路”企業高峰論壇發言。 以下為王紹鋒發言實錄精編: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參加活動。三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也是世界最大的水電開發集團,所以三峽集團在踐行“走出去”以及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一直以清潔能源為核心來開展業務,推動投資。今天下午主題是對接六大走廊,而三峽集團在六大走廊的建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由于時間關系,我就舉兩個走廊為例子來回復主持人的疑問和大家的關注,一個是中巴經濟走廊,再一個是新亞歐大陸橋。 對于中巴經濟走廊我們有16字的方針:“高端進入,規劃先行,整合資源,互利共贏”,在巴基斯坦我們已經啟動六個不同項目總額超過60億美元的投資,并為當地持續提供廉價綠色低碳的電力。“高端進入”,三峽采取了以資本入手,以技術打開市場的路徑。首先我們帶著資本,利用三峽的技術進行培訓,找到巴基斯坦他們這些國家目前電力系統存在的問題,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引起他們的興趣。 “規劃先行”主要是我們會考慮他們整個電力結構是否合理,比如說巴基斯坦是用火電,特別是氣電、油電,占了60%,水電只有30%左右,沒有煤電。這就造成了國家電價高,而且電價倒掛,居民付出的價格遠遠低于成本價的現象,形成了社會發展的障礙。三峽進去以后,針對這一點,從電力的結構,從為什么開發水電開始規劃,結合中國的三峽核心技術,提供廉價的、可持續的、低碳的、綠色的能源,吸引他們,解決問題。 接著就是“整合資源”,這方面我們有獨到的經驗。首先從資本入手,三峽牽頭,聯合絲路基金在巴基斯坦投資,這寫入了中巴兩國的聯合聲明。再一個就是因為巴基斯坦國情特殊,長期受西方影響,所以我們也擔心中國進去到底行不行。三峽嚴格要求自己,吸收世界最先進的理念,還借助了世界銀行的力量,我們三方在巴基斯坦設立了投資公司,環境與社會的標準方面全部采用世界銀行的標準,而全產業鏈的建設、運營全部采用中國標準,使得中國的標準在世界銀行最先進的標準認證下獲得了巴基斯坦人民的認可。 雖然中國設計、中國建設發展越來越好,但是在中國的水電方面,或者叫國際工程方面,我們也深刻地了解到,在管理以及與國際對接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所以我們邀請西方最先進的工程咨詢公司”作為監理,作為獨立工程師,對所有的工程質量、進度進行監督,向巴基斯坦政府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互利共贏”體現在哪一方面呢?實際上我剛才講到的廉價的、低碳的、持續性的水電資源,能夠避開三角債,給他們國家長期供應最廉價的電力,這就是他們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且社會發展的同時能真正地解決電力供應的短缺。 而新亞歐大陸橋方面,我們采取了另外一種方法。2012年我們抓住歐債危機,入股葡萄牙電力公司,通過27億歐元的投資成為第一大股東,還帶動我們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銀行對它進行20億美元的后續貸款;三峽集團又承諾了五年之內20億美元的后續投資,這樣就等于幫助葡萄牙這個國家擺脫了經濟危機。三峽占據這個市場,起到了一個領頭兵的作用,后續十多家中國企業相繼進入了葡萄牙,我想大家也可以從媒體上看到,現在中葡的合作成了中歐合作的典范。這是我們做的第一步;第二步,因為葡萄牙電力是國際上第三大風電開發商,我們和他合作,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這種戰略上的合作,使得三峽如虎添翼,對我們在意大利、在波蘭、西班牙相繼開展陸上風電開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德國,我們進入了海上風電領域,出于國家戰略,我們要作為海上風電的引領者,但是中國的海上風電還是比較落后于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所以我們把中國與葡萄牙電力合作的關注點集中于西方最先進海上風電的開發,在德國拿下了他們運營的第一個海上風電,使其成了三峽控股80%的企業,跟國內的風電進行對接,進而使得三峽的海上風電發展如虎添翼,向前發展,在這方面國家的戰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我要補充一點,也是跟葡萄牙電力的合作方面,我們積極開發第三方市場,像巴西,也是葡語國家。我們充分利用葡萄牙電力的優勢進入巴西,在巴西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成為了巴西第二大私人發電商和第一大清潔能源供應商,整個裝機量超過他們國家該行業的5%。 關于這些投資,我們主要是秉承一個理念,利用三峽的優勢,針對對方的資源,滿足市場的需求,向對方提供低碳綠色的能源;同時,我們也很關注社會責任,在一些相關國家,我們每年都在三峽集團公益基金會的指導下,編制自己的計劃,切實地實施。這方面就跟大家分享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