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3.84615421295166px]
2015年11月7日下午3點,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兩岸領導人將舉行66年來首次面對面會談。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兩岸關系史上的里程碑。 兩岸同屬中國,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除了兩人談什么之外,禮儀如何安排、晚餐吃什么、互相贈送的禮物是什么,這一切都會引發(fā)人們的好奇心,同時背后也有豐富的含義。本文將從歷史走到現(xiàn)在,梳理上述諸多細節(jié)。 一、如何見面? 自馬英九2012年連任以來,曾經(jīng)多次表達要舉行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愿望,但他也多次表示,兩岸領導人的會面要秉持對等、尊嚴的原則。從這個角度講,習近平和馬英九如何會面還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2005年4月29日,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 回望兩岸高層的交往歷史,也許能找到一些線索。2005年4月,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首站南京,高潮之處則是4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面。 當時胡錦濤率先從大會堂內部舉行會談的會議廳走出來,站定之后,連戰(zhàn)則從外而內,兩人互相把手伸向對方握手,時間長達數(shù)秒之久,這樣才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握手。 握手完之后,雙方一起走入會議廳。雖然大陸是以主待客,但還是走出來而非直接在會議廳內部等到連戰(zhàn)的到來,也是照顧了臺灣方面的感受,以對等原則而待之。 這一次“習馬會”地點在第三方,最可借鑒的是1993年舉行的首次“汪辜會談”。根據(jù)當事人的回憶,在會談安排環(huán)節(jié)非常強調對等原則,簽署協(xié)議之時,為了凸顯這一點,四項協(xié)議簽署兩項之后換位置再簽署。因此,這次習馬會雙方領導人如何入場、手如何握到一起值得關注。 二、見面時第一句話說什么? 由于兩人不存在語言障礙,根據(jù)之前雙方商定的方案互稱“先生”,兩人第一句話會如何稱呼對方,馬英九在講話的時候喜歡稱呼自己為英九,而且在之前的一些講話中也曾稱呼習近平為習先生。屆時是直接稱名字冠以先生以更親切,還是以姓加先生或者全名加先生以顯示更加規(guī)范呢? 實際上,習近平和馬英九之間并非沒有互動,在當選黨的領導人之時,雙方就互致賀電,比如2013年7月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習近平的賀電是“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我謹表祝賀”,只有先生一詞。稱謂非小事,互稱先生本身就是雙方達成的一項共識。 握手之后雙方落座,會有致辭,誰先發(fā)言、誰后發(fā)言同樣值得關注,當然更值得關注的是講什么。以前大陸領導人在見臺灣方面高層時,先進行非常簡短致辭之后就請對方發(fā)言,以釋放善意。這次會如何互動?大家拭目以待。 三、打什么顏色領帶? 兩岸領導人正式會面,穿深色西裝、白色襯衣是大概率事件,但打什么顏色的領帶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話題。在臺灣國民黨屬于“藍營”,自然比較傾向于藍色,大陸方面顯然是紅色。 2013年2月26日,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及臺灣各界人士一行。這是自2005年來的第12次“胡連會”。 但是不是說大陸領導人領帶就打紅色,臺灣領導人就打藍色呢?2005年胡錦濤和連戰(zhàn)會面時,胡錦濤是紅色領帶,連戰(zhàn)是藍色領帶。但后來雙方再度會面之時,也有胡錦濤打藍色領帶、連戰(zhàn)打紅色領帶的時候。這凸顯的則是互相支持和默契。 1993年4月2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讓全球目光聚焦。 雙方領導人打什么顏色的領帶,也是一大觀察點。但不管怎么說,兩人會面的那一瞬間,必然會成為歷史的經(jīng)典,就如同汪辜第一次會談以及2005年第一次“胡連會”一樣,一張經(jīng)典的傳世之照值得期待。 四、會談具體地點有什么考慮? 1993年“汪辜會談”的地點是新加坡海皇大廈,本次兩岸領導人會面選在香格里拉酒店。 香格里拉酒店正門 香格里拉酒店是許多大型會議的首選,包括每年召開的亞洲安全對話會議,也就是所謂的香格里拉對話會。香格里拉酒店周圍有樹木遮蔽,出入飯店也只有一條通道,非常便于安保。“習馬會”選擇這樣的地點估計有安保方面的考慮。 而據(jù)報道,具有歷史紀年意義的海皇大廈目前正在整修,當年汪道涵和辜振甫在26樓會面的會議廳已經(jīng)不復存在。 五、除了領導人之外還有誰與會? 據(jù)媒體報道,兩邊各有7人參會,也就是說除了領導人之外還有6人,臺灣方面包括領導人辦公室幕僚長曾永權、副幕僚長蕭旭岑、“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大陸事務部門主委夏立言、“國安會”咨詢委員邱坤玄和大陸事務部門副主委吳美紅。 大陸方面,隨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辦主任栗戰(zhàn)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按照以前大陸領導人會見臺灣高層的慣例,上述三人參會屬于大概率事件,同時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前往新加坡出席的可能性也很高。以前在APEC場合會見臺灣代表時,國臺辦主任都會趕往參加。 首次“胡連會”之時,時任政治局委員的吳儀曾經(jīng)參加會談。因此這次和馬英九會面,還會有誰參加,也頗受關注。 六、會談談什么? 毫無疑問,“習馬會”到底談什么是本次會面最重要的內容,兩人不可能為了見面而見面。根據(jù)之前雙方公開的消息,兩岸領導人將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交換意見,探討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岸民眾福祉等重大問題。 實際上,當下兩岸問題面臨著臺灣島內可能出現(xiàn)政黨輪替而帶來的變數(shù)。在野的民進黨明年有可能贏得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而民進黨并不認可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如何讓兩岸關系的發(fā)展不受島內政治的干擾、建立起穩(wěn)定的架構應該是雙方最主要的話題之一。 至于兩人最終談了哪些內容,以會后舉行的記者會為準。 七、晚餐吃什么? 除了見面之外,雙方還會一起共進晚餐,晚餐吃什么、喝什么酒水?據(jù)臺灣方面的消息,馬英九帶上了馬祖老酒。如果要喝老酒,基本可以確定吃中餐,兩岸中國人在一起吃飯,吃中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習近平是陜西人,馬英九祖籍是湖南,如何照顧雙方的口味恐怕費一點思量。 但不管吃什么,可以肯定的是這頓飯將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并傳為佳話。 還是回望歷史,當年“汪辜會談”后代表團共進晚餐的一些菜名就很有意義,比如叫“手足情深”等。而連戰(zhàn)首訪大陸時,胡錦濤曾設宴款待,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回憶,當時宴會上有東坡肉,喝的是國酒茅臺,據(jù)稱雙方喝了不少。2014年連戰(zhàn)以國民黨名譽主席身份訪問大陸,習近平設家宴款待,由于連戰(zhàn)少年時期曾在陜西住過一段時間,習近平特別為連戰(zhàn)準備“家鄉(xiāng)菜”陜西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Biang面”。 值得一說的是為體現(xiàn)對等原則,雙方本次晚餐餐費實行AA制,如果這樣,臺灣方面帶了馬祖老酒,大陸方面估計也會有所表示,到底帶了什么,值得期待。 八、贈送什么禮物? 領導人會面,難免會贈送禮物,禮物未必非常昂貴,但必須體現(xiàn)特色,并且有寓意。以前海協(xié)會和海基會領導人會面時,會有贈送禮物的環(huán)節(jié)。比如2008年6月,兩岸兩會恢復協(xié)商之后,當次海協(xié)會贈予海基會的禮物是產(chǎn)自福建泉州德化的富貴紅花瓶,而海基會回贈海協(xié)會的禮物是著名竹雕藝術家陳銘堂的作品。 這次臺灣方面贈送的禮物已經(jīng)確定是臺灣藍鵲瓷器,大陸方面的回禮是什么?值得期待。 “習馬會”行程安排 2015年11月7日,66年來,兩岸領導人首次會面,在新加坡。彼此將互稱“先生”。行程如下: 1.兩岸領導人握手。 2.開始正式會面: 一是公開階段,記者可以現(xiàn)場采訪; 二是閉門階段,兩岸領導人集中精力就一些重要問題交換看法。 3.會面結束后,由兩岸雙方各自召開記者會。 4.記者會后,兩岸領導人將共進晚餐。
|